说实在, 以我这个年龄层观看《暗恋桃花源》,也可能看不懂整部戏。所以,学弟学妹看不懂,也不足为奇。但是,以我看,他们看不懂戏的原因,并非因为戏太深奥,也不是因为戏的背景离我们这个年纪太遥远。我想,他们看不懂戏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他们没用‘心’来看。
其实,《暗恋桃花源》,撇开它的时间/历史/政治背景,戏中戏的元素,还是个非常出色的戏。理由很简单。戏中的演员个个演技精湛。就算把“暗恋” 和 “桃花源”, 两部戏中戏分开看,戏依然是精彩的。而我就这样被演员的投入感动着。
“暗恋” 述说着我们常常听到的凄美爱情故事。一对被战争拆散的恋人,又因为种种的元素,无法厮守终生。男主角,江滨柳,病情严重住院时,还惦记着曾经一起许下诺言的女主角,云之凡。“暗恋”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故事。演员饰演年轻及老年时的江滨柳和云之凡,两人的角色年龄变化那么大,演员却还是把角色活生生的展现在观众面前。连讲话的口气也能老化,可见演员的功力有多深。
“桃花源” 部分的戏可能显得比较滑稽,演技也比较夸张,但是演员的动作优美,戏班的底子真不是盖的。每个动作和脸部表情都让大伙儿捧腹大笑。最后一场“桃花源” 的戏码,赖陶独自一人划着船再次想要寻找桃花源的戏,却又能让观众感受到他的绝望。
两个戏团争场地的戏中戏感人;好笑,两出戏外的戏也一样精彩。那场赖陶请管理员让“暗恋” 演完,演员们都在观看“暗恋” 的戏,也是非常扣人心弦的。
当然,这出《暗恋桃花源》的舞美也是美的没话说。这次有幸坐在第一排,可以很清楚地看演员的脸部表情,看到舞美的微妙。看似 3D 的街灯,其实是画工,上色了得的平面版 [只有灯泡的部分是 3D 的]。被砍断的椅子,桌子和镜桌都非常逼真。现场的配乐也增加了戏班的感觉。
剧本能贯串两部截然不同的戏剧风格;一方是喜剧,另一方是悲剧。说着故事背景完全不一样的两出戏中戏,又演出两出戏外的戏团/班的情节。读了赖声川所写的文字,更清楚地了解《暗恋桃花源》背后的意义, “干扰” 与 “不协调”。这两个词语写出当时两百万人‘暂时’跨越台湾海峡,在台湾岛落户的故事,写出当时人们的心声。就是因为战火连连,所以为求安详,逃离祖国,寻找着心中的乌托邦 [utopia] 乐园。“暗恋” 的部分就说着人们在战火时代的经历,心声,而“桃花源” 就有如陶渊明所写的是人们向往的 utopia。
看了这部戏时,心里是满满的感动。就像去年看完《在那遥远的星球,一粒沙》一样的,心中满满的感动一直挥之不去。其实,我认为好的戏只要用心看,就算看不懂戏的背景, 看不懂它想要表达什么,你还是能被它感动。就像演员只要用心演,观众就会被你感染,被你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