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为了什么?-llb
从1999的《绿芽初萌》到2003的《翔鹰2003之家事Y扬》我对《翔鹰》的来临都是满怀欣喜与充满期盼的。2005的《翔鹰》我渐露倦意,2007的《翔鹰》更令我有近似恶梦之感。
回想过去,大家抱着同一个梦想不计较得失而奋斗,那种感觉实在棒。身为负责老师的我即使再忙,看着学生们通过付出而成长,也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自2007年开始,《翔鹰》似乎成了一个负担,肯一起奋斗而不计较得失的人越来越少,帮不上忙却制造麻烦的人越来越多,老师只有老命一条,实在穷于应付啊。累,真的是累。
2009的《翔鹰》即将来临,自己其实很不想有《翔鹰》。《翔鹰》对我一点好处都没有,除了在演出当天被校长赞两句罢了,背后所付出的精力与时间却不成正比。若没有《翔鹰》,我会更逍遥自在,花多点时间在家人朋友身上。犯不着那么“犯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那次开第一次执委会,要大家做一决定,到底要不要有《翔鹰2009》。没有《翔鹰》大家的CCA分数仍会得A,但日子却轻松得多,时间多出很多,可以玩耍、读书、交际等等,多逍遥自在啊。有《翔鹰》,除了《翔鹰》还是《翔鹰》,除了排戏还是排戏,筹备工作没完没了,还要低声下气到处推票,何必呢?问了一圈执委,大家都想要《翔鹰》,甚至认为即使在联络所演出也要有《翔鹰》,看到大家那么坚决,我是感动的。
那天找一个有问题的学生来谈。他问我为什么要有《翔鹰》,他觉得《翔鹰》很无谓,浪费很多时间。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他。跟这种认为没有钱老师是不会付出的人谈理想谈人生的价值似乎有点对牛弹琴。
过后,我问自己,是否真如他所说,若不给我薪水,我就不会为戏剧学会付出?想着想着觉得自己很笨,这个问题根本与我无关,我是学校老师,除非我辞职,否则这是我的职业,教育部怎么可能不给我薪水?或许他的话太伤人了吧,伤得我有点把持不住,神智不清。很想再把他叫回来,告诉他,其实花两个钟头跟你谈的时间,我可以做很多事情,如:研究股市行情,弹指之间我可以赚进几千块。再如:把和学生谈话的时间加起来,用来看房地产,买栋楼,做包租婆,每月至少2千元进账。最低限度,我其实应该用这些时间改学生的作文,而不需要每个周末躲在麦当劳改作文,推掉朋友的约会。
蓝老师来教课当然有钱。而且每小时的费用对这位小朋友来说可能还不少,够他吃15顿麦当劳。但他没有看到的是,蓝老师和我们一起开《翔鹰》执委会时从6点开到9点,分文未取。身为《翔鹰》监制,为了大局着想,甚至愿意把自己的课时挪出来给其他剧组的老师,还早来2个小时为校友剧的剧本提供咨询。若她是个斤斤计较的老师,分分钟跟我计算,我想圣中戏剧学会也不可能达到今天的成就。
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校友,明明毕业那么多年了,还没事找事做,回来参与《翔鹰》活受罪。为赶不出剧本而流下男儿泪、为参与公演而牺牲和同届好友出国的机会、为排戏而从大学赶下来东西两边跑、为排戏而睡眠不足第二天又赶去上班……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
还有音亭、诗蕾、妍婷,中四预考还剩一个月,O水准会考还剩99天,她们每个星期五风雨不改准时报到,还陪大家打球到太阳下山,据说是为了培养感情。音亭在2007年《翔鹰》受的罪也够多了,却还是心甘情愿回来再次受罪,而且肩负的责任更重了。还有惠娟,学校那么远,专题作业那么多,仍答应回来帮忙做舞督,出点子,给意见。还有浩南,频频向我毛遂自荐,死都害怕我因为他的成绩不理想而不让他帮忙做道具。还有荣泽,因为《翔鹰》而不得不早一点从台湾飞回来,牺牲和疼爱他的奶奶爸爸共处的时间回来和大家一起合戏。
走笔至此,忽然觉得很感动,原来一路走来,我并不孤独,有那么多好伙伴、好学生让这条戏剧之路走得那么精彩、那么丰盛。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再多的钱在你进入棺材的那一刻都带不走。我相信以上提到的那些同学,经过《翔鹰》的洗礼后,在往后的人生道路上必定能够更坚强、更坚定,并找到人生的真谛。
至于你,那个说了伤害老师话的同学。老师原谅你,因为你年少无知。或许你的未来人生如你所愿,独自坐在高高的金山上,眺望远处,看到几个老师们,还在笨笨的、傻傻的带领着一群也是笨笨傻傻的学生,正在为着一个不知所谓的理想而奋斗着、执着着,却又欣喜着、开心着……